- 吕志民团队《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肝癌细胞代谢特征
4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吕志民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protein kinase activity of fructokinase A specifies the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tumor cells by phosphorylating p62”。该研究发现,果糖激酶(KHK)基因异常的选择性剪接,会导致正常肝细胞...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26日 浏览:4933 - 王本课题组《ACS Nano》发文:剪切力驱动的高分子层层自组装
层层自组装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表面修饰技术,但其制作过程耗时耗力,而且需要将基底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限制了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转化应用。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课题组受人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介导的凝血现象启发,开发了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原位高分子层层自组装技术并发表在国际纳米医学顶级期刊《ACS Nano》上。该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组装速度,优化了组装薄膜的表面形貌,而且首次实现了在活体动物眼部和皮肤创面表面原位构建敷料薄膜,促进了糖尿病所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
发表时间:2019年02月21日 浏览:3314 - 邹炜研究员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发表论文揭示神经元树突发育新机制
动物体内神经环路的形成依赖于神经元树突高度分支化的形态。近年来,很多实验室利用秀丽线虫、果蝇、斑马鱼和小鼠等模式动物发现神经元树突分支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分子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神经元胞内的转录因子调控、膜泡运输和细胞骨架的形变,以及神经元胞外的分泌蛋白和跨膜粘附蛋白组成的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然而,在促进树突分支的形成过程中,胞外的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如何精确引导胞内进行所需的膜泡运输和细胞骨架形变还尚不清楚。 &n...
发表时间:2018年05月09日 浏览:2750 -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课题组团队AFM最新报导-新型精准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
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院周民课题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协同抗癌纳米材料”诊疗一体化药物递送系统,实现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精准高效抗肿瘤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的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2.12)上,并被编辑部选为Back Cover封面文章。 纳米药物将具有成像或者治疗效果的药物分子递送到肿瘤...
发表时间:2017年11月13日 浏览:2683 - 转化医学研究院和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研究成果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
近日,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晓南研究组和转化医学研究院牛田野研究组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IF 8.7) 发表题为“Rectal Cancer: Assessmen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Outcome based on Radiomics of Multiparametric MRI”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直肠癌临床热点,旨在优化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3日 浏览: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