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d Science丨张普民团队揭示UHRF1-RFWD3-RAD51负反馈环路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分子机制

    2025年9月12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普民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HRF1 Controls the Timing of RAD51 Removal During DNA Damage Repair Through Suppressing RFWD3”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在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修复过程早期,细胞如何精确调控同源重组核心蛋白RAD51的蛋白稳态以有效促进同源重组修复的...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浏览:352
  • Advanced Science|梁平团队解析了TMEM43突变相关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的心律失常发生新机制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罕见且凶险的遗传性心肌病,患者常面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威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疾病是青壮年及运动员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诱因之一,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猝死风险。过去的研究已发现TMEM43基因与ARVC密切相关,该基因在多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在哺乳动物心脏中高度表达。然而,其具体功能及致病机制至今未明。2025年9月15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平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团队以...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浏览:530
  • Nature Communications丨吕志民教授团队发现葡萄糖激酶调控Hippo-TAZ通路促肿瘤生长

    近年来吕志民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多种代谢酶具有“兼职”功能。某些代谢酶可发挥蛋白激酶活性,参与调控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等。这一发现为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复杂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由于代谢酶的双重功能在肿瘤中扮演关键角色,针对其激酶活性的抑制剂可能成为新型治疗策略。探索代谢酶如何在不同环境下切换“代谢酶-蛋白激酶”模式,将有助于揭示更广泛的细胞调控网络,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2025年8月4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吕志民、青岛大学肿瘤研究院方靖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邱...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浏览:841
  • NAR | 谢安勇课题组发现BRCA1肿瘤基因组“疤痕”形成新机制

     研究背景基于BRCA1在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中的关键作用,BRCA1缺陷肿瘤基因组记录了肿瘤形成过程中细胞遭遇的DNA损伤事件和BRCA1缺陷引起的异常修复,呈现了特征性的突变模式(Mutational signatures)的富集。这些突变模式包括成簇点突变、短片段碱基增删(InDel)、易位和微同源序列(Microhomology,MH)介导的11 Kb的串联倍增(Tandem duplication,TD)1。这些特征性的...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5日      浏览:697
  • Cell Host Microbe |评述|王宇浩团队评述如何利用宏转录组揭秘肠道微生物的即时动态

    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基础科学中心王宇浩研究员团队受邀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etatranscriptomics catches gut microbes in the act”的评述文章。该评述重点介绍并解读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Amir Zarrinpar教授团队同期发表于该杂志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该研究首次利用宏转录组技术揭示了高脂饮食及限时进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TRF)条件下小鼠盲肠...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0日      浏览:1142
  • Autophagy|梁平教授团队揭示过度自噬介导的MYLK3降解导致舒尼替尼引起的心脏毒性

    舒尼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靶向多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癌症的一线治疗。然而,临床数据显示,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脏不良反应,这些毒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舒尼替尼可导致心脏电生理改变,但其诱发心律失常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2025年6月26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重点实验室团队与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梁平教授团队合作,在Autophag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xcessive autophagic degradatio...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3日      浏览:1040
  • EMBO Rep丨陆林宇团队揭示BRCA1在未分化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维持基因组完整性

    未分化精原细胞是精子发生的起源,其大致可分被为两个亚群:能够自我更新的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和具有分化潜能的精原祖细胞(progenitor spermatogonia),这两群细胞可通过相互转化维持稳态。未分化精原细胞在出生后形成并持续存在,是维持男性长期生育力的基础,而确保其基因组完整性对子代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未分化精原细胞持续面临环境因素和内源因素造成的DNA损伤,其如何应对并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值得深入研究。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12日      浏览:864
  • Nat Rev Cancer | 吕志民团队系统论述糖代谢酶及其代谢物的非经典功能

    细胞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一适应性改变使肿瘤细胞能够动态响应微环境变化,并通过高效利用各类营养物质满足其异常增殖的需求。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代谢重编程不仅为细胞增殖提供能量和合成前体,其代谢酶及代谢中间产物更能作为重要的调控分子,通过其非经典功能整合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内信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调控网络影响细胞命运决定,最终破坏组织稳态并驱动肿瘤恶性进展。2025年4月2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及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吕志民教授团队在Natur...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浏览:2955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北楼
联系电话:0571-86971812 / 0571-8898157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