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 Rev Cancer | 吕志民团队系统论述糖代谢酶及其代谢物的非经典功能

    细胞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这一适应性改变使肿瘤细胞能够动态响应微环境变化,并通过高效利用各类营养物质满足其异常增殖的需求。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代谢重编程不仅为细胞增殖提供能量和合成前体,其代谢酶及代谢中间产物更能作为重要的调控分子,通过其非经典功能整合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内信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调控网络影响细胞命运决定,最终破坏组织稳态并驱动肿瘤恶性进展。2025年4月2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及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吕志民教授团队在Natur...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浏览:127
  • PNAS丨孙毅团队揭示FBXW7基因新功能:表观调控基因表达和旁分泌途径抑制肿瘤生长

    肿瘤微环境(TME)由肿瘤细胞和各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等【1】。在肿瘤微环境中,非癌细胞通过其分泌的蛋白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蛋白酶)以旁分泌途径作用于癌细胞【2】,维持肿瘤生长环境,促进肿瘤进展。TME中的CAFs是基质的主要成分,其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如IL-6、CXCL1、CXCL12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浏览:261
  • Mol Cell | 吕志民团队揭示PI3K具有蛋白激酶功能促进肿瘤代谢及表观遗传修饰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Ⅰ型PI3K是一类由催化亚基p110和调节亚基p85组成的脂质激酶家族,通过磷酸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PIP2) 生成第二信使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 (PIP3),从而招募并激活AKT等下游效应分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等过程。然而,PI3K是否具有不依赖于PIP3的关键功能以驱动肿瘤进展,此前尚未完全明确。2025年3月24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浏览:302
  • Nat Commun | 陆林宇/刘一丹团队揭示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检查点异常激活导致卵母细胞清除

    减数分裂同源重组是哺乳动物配子发生的关键步骤。在减数分裂前期,SPO11蛋白复合物程序性地产生大规模的DNA双链断裂(DSB),随后DSB通过同源重组途径进行修复。在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互为重组模板,为同源重组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HORMAD1和HORMAD2(HORMAD1&2)是减数分裂前期特异表达的蛋白,它们定位于未联会染色体轴,起着监控染色体联会状态的重要作用。当染色体完成联会后,TRIP13将HORMAD1&2从已联会的染色体轴上移除,然而,这一过程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07日      浏览:547
  • Nature Cell Biology|许大千团队发现嘌呤核苷酸代谢酶ADSL抑制天然免疫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新机制

    作为天然免疫的核心分子,STING可以诱导I型干扰素的分泌、免疫细胞浸润和抗原呈递,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中的致癌信号及代谢异常可以抑制STING通路的激活,导致肿瘤的免疫原性降低并帮助其逃避免疫监视,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STING激动剂在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因此,以肿瘤代谢分子网络的时空调控异质性为切入点,探究肿瘤细胞中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受到阻遏的分子机制,对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抗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5年3月3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05日      浏览:492
  • Advanced Science丨赵永超/熊秀芳团队揭示FBXW7-RPAP2轴在肝癌发生和肝脏细胞命运决定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

    磷酸酶RPAP2通过将RNA聚合酶II复合物大亚基(RPB1)的羧基末端结构域(CTD)去磷酸化,并协助在细胞质中合成和组装的RNA聚合酶II复合物转运至细胞核,从而在基因转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关于RPAP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转录起始和终止等过程的调控功能,而对其在其他生物过程,尤其是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此外,调控RPAP2功能和蛋白稳定性的上游信号通路仍完全未知。2025年2月11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赵永超研究员团队与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熊秀芳副教...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浏览:1053
  • Matter评述丨王本:不分血型通用红细胞的化学制备展望

    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本教授团队受邀在Matter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rtificially engineered red blood cells for universal blood transfusion”的评述文章,介绍了一项由华南理工大学的朱伟教授团队发表于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突破性研究。该研究通过硅化技术对红...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浏览:592
  • Cell Discovery丨李学坤/舒强/马大青团队首次揭示m6A的睡眠调节作用

    睡眠是一种基本的生理过程,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状态——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正常的睡眠-觉醒转换对于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改变大脑活动、突触结构和连接,从而导致包括学习能力受损、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调节困难在内的神经功能缺陷。在分子层面,睡眠受遗传、DNA 和组蛋白修饰等多种机制的调节。例如,睡眠剥夺会导致组蛋白修饰失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挽救由此引发的行为缺陷。睡眠不足还会显著影响 DNA 甲基化相关基因和昼夜节律调控因子的表达。而患有快速眼动睡眠行...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浏览:846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北楼
联系电话:0571-86971812 / 0571-8898157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