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 Chem Biol | 许大千团队发现嘌呤代谢酶ADSL促进细胞自噬和肝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清除折叠错误、变性、受损或衰老的蛋白质及细胞器的分解代谢过程。在受到低氧、饥饿等应激刺激时,细胞通过自噬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基因组的完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代谢物α-KG的结构类似物,如琥珀酸(succinate)、富马酸(fumarate)、2-羟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可以竞争性抑制α-KG依赖的双脱氧酶家族的酶活性,进而改变DNA和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通过调节促癌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免疫代谢等方式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代谢物是否可...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浏览:2953 - Mol Cell | 吕志民团队揭示肝癌酮体代谢重编程的新机制
酮体是由肝细胞通过氧化分解脂肪酸产生的一类中间代谢产物的统称,包括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能力。酮体从肝脏产生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心脏和肌肉等器官,通过酮体分解(ketolysis)途径产生乙酰辅酶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肿瘤细胞为满足其快速增殖的物质与能量需求,往往会进行代谢重编程,使其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相对于正常肝细胞本身不能利用酮体,肝细胞癌(HCC)细胞却获得了利用酮体作为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通过酮体分解为自身产生能...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3日 浏览:3829 - Cell Metabolism丨闵军霞团队合作研究发现“铁死亡信号”新理论
近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闵军霞教授联合王福俤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新成果“Adipocyte-derived ferroptotic signaling mitigates obesity”发表在国际优秀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Q1区,影响因子27.7)。该科学研究逻辑及创新要点首次发现肥胖患者和肥胖小鼠脂肪组织铁死亡指标明显下调;通过激活脂肪细胞铁死亡指标(信号)可显著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系列代谢紊乱,有望成为靶向治疗肥胖新策略;首次阐明脂肪组织铁死亡调控规律,全球首次提出“铁死亡信号...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07日 浏览:3553 - Trends in Cancer丨吕志民团队深入解析短链脂肪酸在肿瘤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作为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的关键产物,构成连接饮食、肠道微生物组、代谢、免疫系统的重要桥梁。SCFAs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等,它们在增强肠道功能、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反应、保护心脑血管、维持神经系统健康、预防肥胖、改善糖尿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有关,包括胃肠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2024年12月4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院、浙江大学...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09日 浏览:4978 - PNAS丨张普民团队揭示同源重组核心蛋白RAD51调控表观基因组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2024年12月3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普民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发表了题为“RAD51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DNMT1-mediated maintenance methylation of genomic DNA by dually regulating the u...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09日 浏览:2723 - Nature Aging丨王本团队设计多肽分子为免疫细胞和衰老细胞“牵线搭桥”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年龄岁月除了带给我们容颜变化,同时我们身体内在的组织细胞也在缓慢发生衰老。衰老细胞是器官和机体衰老的驱动力,有学者提出万分之五的衰老细胞就可能会引起器官的病理性改变。与细胞衰老相关的疾病包括肝、肺纤维化,癌症,骨关节炎,退行性疾病等,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反应是机体清除衰老细胞的重要途径。免疫介导的衰老细胞清除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因此,寻找激活内源性免疫细胞的新靶点,恢复平衡的免疫功能,减轻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至关重要。2024年12...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09日 浏览:3881 - Cell Metab | 吕志民团队揭示哺乳动物细胞乳酰辅酶A合成酶促进组蛋白乳酸化及肿瘤免疫逃逸
乳酸作为糖酵解路径的一种关键代谢物,早前常被看作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废物。近年来研究表明,乳酸可作为能源物质、信号分子、糖异生底物等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乳酸还具备一项重要功能,即它能进一步转化为乳酰辅酶A(Lactyl-CoA),并作为蛋白质乳酸化过程中的乳酰供体,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然而,哺乳动物中的乳酰辅酶A合成酶尚未被发现,且细胞中乳酰辅酶A的含量远低于其他酰基辅酶A。在众多酰基辅酶A存在的情况下,乳酰辅酶A的合成及其参与蛋白质赖氨酸乳酸化修饰的机制仍不明确。在肿瘤细胞中,致癌信号如何调控组...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浏览:4460 - Nat Commun| 邹炜研究组发现调控神经元树突形态发育新机制
神经元形成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树突形态来接收和整合信号输入。树突形态发育对于精确的神经环路形成至关重要。前人的研究鉴定了树突分支和生长所需的许多内在和外在调节因子。内在调节因子主要包括转录因子、内吞作用和分泌途径、分子马达蛋白和细胞骨架调节因子等。外在调节因子主要是分泌蛋白和发育微环境中定位的细胞粘附蛋白。它们可被树突表面定位的受体识别,以指导树突状分支和生长。敲除上述大多数调节因子通常导致树突分支减少,表明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正调节因子。然而,负调控树突分支形成的机制还知之甚少。2024年11月7日,浙江大学转...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浏览: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