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Clin Invest丨孙毅团队揭示UBE2C/CDH1/DEPTOR轴调控Kras^G12D肺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发肺癌的人数在180万左右,死亡人数大约为160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主要包括肺腺癌和鳞癌,占肺癌所有病理类型的80%。研究发现,约25-30%的肺腺癌中存在原癌基因Kras突变【1】。多种促癌基因可与Kras突变协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       UBE2C是泛素连接酶APC/C(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1日      浏览:7153
  • Nature Cancer 封面文章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吕志民/赫捷联合揭示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新机制

           EGFR突变激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敏感,是目前肺癌免疫治疗的瓶颈。肿瘤微环境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的不断发现与详细阐明,给这部分NSCLC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2022年10月21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吕志民团队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团队,在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浏览:3958
  • Nat Cell Biol | 吕志民/许大千团队发现代谢酶FBP1可作为蛋白磷酸酶调控基因转录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作为生命代谢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代谢酶除了发挥其经典功能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外,还能通过一些非经典/非代谢(Moonlighting)的功能调控多种复杂的细胞活动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例如,近年来陆续多个代谢酶被发现具有蛋白激酶活性,在基因表达、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存活、凋亡和肿瘤微环境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酶是否能够行使...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浏览:6269
  • Adv. Mater.丨周民/姚克团队:可视化整合抗真菌策略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是常见的眼科致盲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此失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镰刀菌、曲霉菌和念珠菌,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导致角膜浑浊、疼痛、前房积脓甚至角膜移植等严重后果。当前临床上主要以纳他霉素、两性霉素B等局部抗真菌药来进行治疗,但是商品化药物缺乏,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频繁给药而导致病人的依从性不佳并产生耐药性。相关研究发现,真菌细胞壁多糖,例如β-葡聚糖,对真菌的耐药性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真菌形...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05日      浏览:5070
  • Cell Metab | 吕志民团队揭示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1924年,德国生物化学学家Otto Warburg发现肿瘤细胞即使是在氧气充足情况下,优先选择通过糖酵解而不是三羧酸循环获取能量,即Warburg效应。Warburg效应满足了肿瘤细胞为了适应其快速生长对能量和代谢物质的需求,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部氧化还原稳态。Warburg效应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调控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得以发生发展乃至...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25日      浏览:5224
  • 《科技日报》报道史鹏团队成果: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将有助解析高血压发病机制

    ◎洪恒飞 周 炜 本报记者 江 耘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容易诱发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版》显示,全国年平均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虽然控制高盐、高糖饮食,注意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可适当规避高血压,但其相关发病机制和主导因素仍未明晰,限制着临床治疗取得突破。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史鹏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研究员谷岩三个研究组组成...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2日      浏览:3125
  • Genome Biology丨谢安勇教授团队发现CRISPR靶点滞留影响靶点DNA修复途径选择

           CRISPR/Cas9基因编辑依赖于细胞内源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修复机器实现,因此也受同样的DSB修复途径选择调控机制控制。然而,Cas9诱导产生DSB的过程及产生的DSB构象非常特别,其修复调控机制也独具特色,特别是DSB产生后CRISPR/Cas9仍能在靶点滞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阻碍DSB末端的暴露以及随后的DNA损伤应答与修复1,2。我们于是推测,CRISPR/Cas9与断裂靶点的滞留会影响DSB修复...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浏览:3977
  • Nat Commun丨谢安勇教授团队揭示BRCA1缺陷肿瘤特征性突变模式发生来源与机制

    肿瘤基因组测序解析出BRCA1缺陷肿瘤复杂的突变模式(Mutational Signatures),主要包括特异的成簇点突变富集、小片段碱基增删(InDel)、染色体易位形成,以及大量的约10 Kb的串联倍增(Tandem Duplication,TD);这些突变模式记录了肿瘤形成过程中细胞遭遇的DNA损伤事件和异常修复1,2。根据这些特征性的突变模式开发的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 HRD)预测工具已用于临床预测癌症药物PARP抑制剂治疗响应3...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26日      浏览:2185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路268号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心大楼北楼
联系电话:0571-86971812 / 0571-88981576

微信公众号